新進教師專訪:張筱涵老師
擇其所愛、腳踏實地——張筱涵助理教授專訪
「對什麼有興趣,就深究它—— 這就是最好的研究。若是別人也願意投資你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,這就是個很好的工作!」對清大生命科學系 06 級系友張筱涵而言, 「滿足自我對於生命科學領域的好奇心」就是她目前給研究工作下的定義。在2013 年完成美國哈佛大學個體與演化生物博士與統計學碩士雙學位的她,於 2018 年獲得教育部玉山青年學者補助,回到母校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擔任助理教授。
張筱涵老師延續從大學以來對於數學、物理的興趣,在研究中融合了基因體學、生物資訊、統計學與數學模型,期望能解碼病原體如何傳播與演化,並讓研究成果結合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,協助主管機關提出更有效的公衛方案。
結合數學物理興趣 遠赴哈佛深造
大學時期的張筱涵老師,起初並未將目前的研究主題列入生涯研究方向之首要考量。當時,她帶著對於計算神經科學的憧憬,加入了焦傳金教授的實驗室,期望能由神經科學領域的相關研究下手,逐步窺探神經科學的世界。然而,在需要採用模式生物作為研究對象的過程中,張筱涵老師發現自己始終對於解剖動物於心不忍。此時,又發現自己十分喜愛數學、物理學給予自身思考上的刺激,張筱涵老師因而決定投入可以結合兩者的生物研究。
在分析自我興趣之後,張筱涵老師也跨出生科院去修習了許多數理、資工類別的課程,從中將邏輯推理、數理計算等能力打下紮實的根基。在當時,台灣鮮少有學者將數學、程式、生科相結合進行研究。為了有更多機會探索自己所愛的領域,張筱涵老師萌生了出國深造的念頭。最終,以「該學校有三個以上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」為選校基準,張筱涵教授進入遠在美國波士頓的哈佛校園,著手進行瘧疾傳播的相關研究,並試圖搭建數學模型來推算人類活動與瘧疾傳染的關係。
透過臉書人口移動數據 組建台灣 COVID-19 傳播模型
在美國求學的歷程奠定了張曉涵老師的主要研究方向——病原體的傳播與演化。回到台灣後,老師原先鎖定登革熱作為主要研究的疾病。然而,因今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地影響全球,張筱涵老師的研究方向便暫時轉向較具時效性的 COVID-19。運用臉書(Facebook)所提供的用戶群聚、移動資料,張筱涵老師與實驗團隊建構出台灣 COVID-19 傳播的 SEIR(susceptible-exposed-infections-recovered)模型。透過代入不同移動管制(travel reduction)政策的模型參數,張筱涵老師試圖了解不同公共衛生政策對於疾病傳播控制的效度。她們研究團隊的模型發現, 減少台灣縣市內(intracity)的移動比減少縣市間(intercity)的移動在管控感染 COVID-19 的人數上更為有效;而針對縣市間移動進行管控,則可控制疾病傳播的範圍。
除了搭建 COVID-19 傳播與台灣人口移動情形的模型之外,她們的研究團隊也同時與衛生福利部、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,研究 COVID-19 疫情爆發前後台灣民眾行為的改變,包括從每戶用水量資料推估人民是否養成手部清潔的習慣、用影像判讀民眾戴口罩的比例與洗手的時間。與此同時,她們也與疾病管制署的副署長與防疫醫師接洽,投入口罩數學模型的建立,分析戴口罩對於減緩疫情擴散的作用,並更深入探討在口罩資源不足時,如何制定公衛政策讓資源獲得有效運用。
不畏冷門 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
自 2006 年張筱涵老師從生科系畢業至今,清大生科院彷如沒有經過任何時空的代換。張筱涵老師十分能同理現今進入生科系就讀的莘莘學子們,也同樣必須走過對於生涯規劃迷茫的時日。她鼓勵大學的學弟妹們,「找到自己的興趣、累積經驗。」她認為大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去了解自己想要什麼,就能避免自己成為無頭蒼蠅,迷失在大學無數的人生岔路中;而找到自己的興趣,則可以成為鞭策自己向前的動力,讓大家對於所學更有熱忱、對資源更加珍惜。
「我們不需要管外界對於生科的印象是什麼,只要是喜歡的事情就去做。把眼前的事做好,以後機會自然會比別人多。」回想在台灣求學時,生物資訊與病原體傳播相關研究並非顯學,然而張筱涵老師仍遵循自己的熱情,努力為自己尋找踏入該領域研究的資源。「在冷門的領域,因為投入的人數相對少,教授平均給指導學生的時間比較多;若能在該領域有自己獨特的觀點,也能很快脫穎而出。」張筱涵老師勉勵清大學子不要畏懼邁入從未被他人探索的新領域。追隨興趣、珍愛所選,並腳踏實地去走好腳下的路,同學終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發光發熱。